人生:贏在和氣,敗在脾氣,成在大氣

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。是人都有脾氣,遇事難免有疑,
有人會被沖動裹挾, 也有人能夠始終保持靈臺清明,遇人遇事和和氣氣,
控制得住自己的脾氣,用大氣的格局,定義從容的人生。
人生的智慧,用十二個字便能寫盡:贏在和氣,敗在脾氣,成在大氣。
01.人生,贏在和氣《周易》中寫:「和氣致祥,乖氣致戾。」
意思是說,和氣能夠帶來祥瑞, 不和則會招致禍患。
老舍的《四世同堂》中也有句台詞說:「老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格言是’和氣生財’。」
和氣,是一種人生智慧。
看過一則小故事: 某菜場,有位婦人的攤位生意特別火爆, 這就招來了別人的妒忌。
那些生意比不上她的攤主,開始有意無意地把垃圾倒在、掃到婦人的攤位前。
但是婦人沒有生氣,也沒有製止。
見此情形,婦人旁邊的攤主有點看不過去, 為她抱不平:
「他們都把垃圾倒在你攤前,為什麼你不生氣,制止他們呢?」
婦人笑著回答:在我們老家,過年期間,都會把垃圾往家裡掃,
寓意是垃圾越多就會有越多的財進家門。
現在每天都有人送錢到我的攤位,我怎麼會生氣呢! 再說了,和氣生財嘛!
傷了和氣,也會破壞自己的財運的。 你看,我的生意不是越來越好了嗎?
那些為難她的攤主知道後,羞愧難當,再也沒有往她攤位前倒過垃圾了。
弘一法師曾經說過:「以和氣迎人,則乖沴滅;以正氣接物,則妖氣消;
以浩氣臨事,則疑畏釋;以靜氣養身,則夢寐恬。」
很多時候,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。 正如故事中的婦人,以不爭應對紛爭,
以和氣應對刁難,看似無所作為,實則無招勝有招。
上善若水,以柔克剛。 一團和氣,往往能夠將矛盾、不和化解於無形。
《菜根譚》裡寫:「處世讓一步為高,退步即進步的張本; 待人寬一分是福,利人實利己的根基。」
《增廣賢文》中也說:「父子和而家不敗,兄弟和而家不分, 鄉黨和而爭訟息,夫婦和而家道興。」
以和為貴,萬事皆興。
02.人生,敗在脾氣有句老話說:「話要慢慢說,氣要慢慢生。」
很多時候,我們就是因為沒有管住自己的脾氣,才一步錯,步步錯, 最終嚐到惡果。
看到過一則寓言,說的是一條蛇爬過一根鋸子,不小心被割傷了。
蛇非常生氣,立刻轉身咬住鋸子,結果又把自己的嘴給割破了。
蛇更加憤怒了,它認為這是鋸子在攻擊自己。
於是,它用整個身體纏住鋸子, 用盡全力想要使其窒息。
結果我們都可以猜到,蛇被鋸子鋸死了。
那條蛇,至死都沒有明白,害死它的不是鋸子,而是它沒有控制好的情緒。
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個很出名的判斷,被人們稱為「費斯汀格法則」。
這一法則指出:「生活中的10%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,
而另外的90%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。」
脾氣這個東西,每個人都有。遇到不順心的事、遇到過不去的坎,發脾氣,幾乎是人的本能。
然而,有些人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將脾氣及時壓下來;
有些人,卻任由自己被情緒主導,從而犯下一些非常愚蠢的錯誤。
就像寓言中的那條蛇,本來只是受了一點小傷,卻在壞脾氣的驅使下, 枉送了性命。